護理學系62136-42班開展大學生生活事件調查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防控常態化處理,“非必要不外出”的相對封閉式校園管理模式給高校學生工作帶來新的挑戰。為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護理學系62136-42班于10月4日開展以“擁抱未來,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遠”為主題的大學生生活事件調查問卷活動。本次活動由心理委員鄭惠梓、李欣儒主持,全體同學參加。
愛迪生曾經說過:“良好的個性勝過卓越的才智?!边@句話可以理解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就像古人李白郁郁不得志時,尚能高唱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碧K軾被貶黃州,還能淡然道出“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面對這些他們都能如此豁達,所以只要努力,只要堅持,無論疫情還是人生的困難,都會冬去春來,萬物復蘇,遇見更好的自己!
在本次活動的準備工作中,心理委員鄭惠梓、李欣儒同學仔細聆聽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郭志剛老師關于本次調查活動的講解,了解到本次調查的原因、性質、調查活動的流程等。活動過程中,同學們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統一下發的PPT的學習以及主持人鄭惠梓同學的拓展講解,秉持“如實填寫、認真填寫”的原則,順利且有序的完成了本次調查活動。心理委員如實填寫了調查情況現場記錄表,反饋至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調查結果由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數據分析,心理委員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完成本班整體情況的報告,并且會在班內進行本次調查的專題報告。
通過本次調查讓我們感受到了學校關心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位學生的潛在優秀品質,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系,根據不同學生群體的特征,主動、正確識別和發現容易產生心理問題的高危人群,同時了解引發其心理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原因,采取因人施策的方式,在疫情常態化管理期間對高危人群進行重點關注并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同時,面對低危人群采取動態關注和適度的干預措施。從而在大學生心理問題高發的疫情背景下,實現高校心理工作最佳的資源配置,提高心理危機干預的有效性。